vim 分屏操作
Vim实现分屏操作,主要是sp(seismic profile)和vsp(vertical seismic profile)两个命令
水平拆分
12将vim切换到命令模式,:sp 实现水平拆分屏幕
垂直拆分
12切换vim的命令模式:vsp 实现垂直分屏
分屏启动Vim
123vim -On file1 file2 ...使用大写的O参数来垂直分屏。vim -on file1 file2 ...使用小写的o参数来水平分屏。注释: n是数字,表示分成几个屏。
关闭分屏
12Ctrl+W c//关闭当前窗口。Ctrl+W q//关闭当前窗口,如果只剩最后一个了,则退出Vim。
分屏
1234Ctrl+W s//上下分割当前打开的文件。:sp filename//上下分割,并打开一个新的文件。Ctrl+W v//左右分割当前打开的文件。 :vsp filename//左右分割,并打开一个新的文件。
移动光标
123456Vi中的光标键是h, j, k, l,要在各个屏间切换,只需要先按一下Ctrl+WCtrl+W l//把光标移到右边的屏。Ctrl+W h//把 ...
manjaro 20 i3环境部署记录
配置pacman,生成可用中国镜像12sudo pacman-mirrors -i -c China -m rank# 根据提示选择镜像源
更新系统镜像源1sudo pacman -Syyu
添加archlinux源12345678sudo nano /etc/pacman.conf##在文件结尾处增加[archlinuxcn]SigLevel = Optional TrustedOnlyServer =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archlinuxcn/$arch#更新并安装源sudo pacman -Syy && sudo pacman -S archlinuxcn-keyring
安装AUR库支持的工具yaourt1sudo pacman -S yaourt
安装常用软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sudo pacman -S wps-officesudo pacman -S ttf-wps-fonts #wpssudo pacman -S vim #vimsudo p ...
haproxy日志格式
haproxy日志格式May 4 11:40:26 localhost haproxy[16534]: 172.18.101.254:56412 [04/May/2017:11:40:26.701] stats-front stats-back/ 0/0/7 34204 LR 61/2/0/0/0 0/0
显示
详解
May 4 11:40:26
时间
localhost
\
haproxy[16534]
进程名称与PID
172.18.101.254:56412
客户端的地址与端口
[04/May/2017:11:40:26.701]
连接时间
stats-front
front名称
stats-back
back名称
服务名称
0
是指在请求队列中等待的总时间,如果是-1的话 代表客服端主动断开请求
0
是指用来连接后端server tcp建联总时间,如果是-1的话 代表客服端在tcp建联的时候断开请求
7
是指haproxy完成整个请求的总时间 //包括接受请求 向后端发起 接收后端的内容 和重试的所有时间 //
3 ...
test_port
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package mainimport ( "fmt" "net")var address_str stringfunc main() { fmt.Scanln(&address_str) _, err := net.Dial("tcp", address_str) if err != nil { fmt.Println(address_str + " is error,check it!!!") }}
nginx root与alias的区别
nginx root与alias的区别nginx指定文件路径有两种方式root和alias,指令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域:
12345678[root]语法:root path默认值:root html配置段:http、server、location、if[alias]语法:alias path配置段:location
root与alias主要区别在于nginx如何解释location后面的uri,这会使两者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将请求映射到服务器文件上。root的处理结果是:root路径+location路径alias的处理结果是:使用alias路径替换location路径alias是一个目录别名的定义,root则是最上层目录的定义。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是alias后面必须要用“/”结束,否则会找不到文件。而root则可有可无。
root实例:
1234567location ^~ /t/ { root /www/root/html/;}location ^~ /t/ { root /www/root/html/;}
如果一个请求的URI是/ ...